• Please LIKE and support / share or suggested members and friends to add into the group, thanks.

    Posted by 品味。生活 on Thursday, December 3, 2015

    Please LIKE and support / share or suggested members and friends to add into the group, thanks.

    Posted by 品味。生活 on Tuesday, December 15, 2015

4.29.2010

人民幣戶口+保險

今日回郵左封信用卡既信,係中國銀行打黎介紹我開張sogo白金卡+中企協銀聯雙幣卡!

兩張都係永久免年費既,係好耐之前我申請過普通既銀聯雙幣卡但佢唔批金卡比我!

但係匯豐都批,中銀竟然唔批,咁我算囉,因為中銀個saving back acc係用黎save錢!

如果開左信用卡就死火!

點知佢而家又話比個機會我,但唔肯定100%會批比我!

但其實張sogo白金卡我無咩用,我用就頂多都係用果張中企協銀聯雙幣卡!

咁我就問果張普通雙幣卡同呢張多3個字既中企協聯銀有咩分別,

佢話中企協果個係永久免年費既普通果張只係免首3年年費,

加上如果身為中企協會員更加有多d優惠,當然我唔係啦!

但點解要傾到人民幣戶口呢,就係因為如果我真係係內地消費用銀聯卡!

咁我要找數就好麻煩,一係你就入hkd入個銀聯信用卡戶口,

但你唔肯定果份hkd夠唔夠填你果個rmb既欠款!

開頭個人話我可以打上card中心問個匯價先之後再入返相應既hkd!

不過個人又比左第個方法我就係開個人民幣戶口,可以係網上做買入人民幣既錢!

之後再將人民幣戶口既人民幣轉過去銀聯信用卡戶口找數!同埋係網上買人民幣會多d錢wo!


之後問完又係度傾保險啦,銀行員工既指定動作!

傾完,之後肯定買左,呢個供款期好短,供3年咋!每年供17220!

之後5年先拎得,實質供左4萬9,但佢保證你5年後拎有5萬8!

一次過比左一年既供款錢!因為我三個月既儲備已經足夠交佢一年既保費!

4.19.2010

bio care防蚤殺蚤噴噴500ml

代 購bio care防蚤 殺蚤 噴噴500ml支裝

動物舔都冇有怕!

要嘅預埋你!

鋪頭$55!我買返黎$47/1支!

平過 uwants賣!


香港唯一經漁農處檢定

*有效殺滅所有害蟲及防止寄生蟲滋生

(包括: 蜱、蟎蟲、跳蚤、恙蟲及其他犬貓體外寄身蟲)

*對人體及寵物安全

*效力特強

*不會在衣料及皮草留下污漬

*完全無臭可被生物分解


用法說 明:

除眼和鼻外,將此劑噴於寵物全身,為令效力能迅 速滲透,可按摩皮毛。

體外寄身蟲患嚴 重,可依以上指示,重覆使用。

寵物外耳道寄身蟲感染,可用棉花將此劑塗於耳道。需要時亦可重覆使用。

注意事項:

*對於冷血動物、爬蟲類動物、魚或龜等,此劑是有毒性的。

保質期:3年

如有興趣者從以下途徑聯絡:
Email: KAE104@LIVE.HK
(電郵只供過數時間紀錄之用)
Mobile: 61523772
(要有來電顯示才接聽,如無人接聽請留言)
         或
直接將錢$47存入以下銀行,方便進行代購!
(如已過數客戶請於電郵說明過數時間,以便核對過數人)
約3日工作天有貨!再另約時間交收!
匯豐: 0012364485
恆生: 2556045421
中銀: 01283010028022

4.15.2010

COMME DES GARCONS BLACK HEART BLUE EYES TEE



真係好耐無買過tee啦^^仲落左訂叫間舖幫我買件灰色黑心polo!

因為訂金要係現金,搞到我無晒d cash!!又要係中銀度襟錢錢!

4.08.2010

常見鏡頭故障原因及維修

這個網頁中將介紹一些常見的鏡頭病症,並針對每種病症說明醫治或預防的原則。但是實際上的病況可能比這裡說明的更複雜,還是要看實際的狀況來對症下 藥。此網頁主要是給一些想自己修鏡頭的【勇者】參考,已經很有經驗的朋友就不必看了。

發霉

發霉是最常見的鏡頭病症,發霉的原因是存放不當,很多人喜歡將相機鏡頭放在衣櫃裡面,其實衣櫃裡面是最不適當的相機存放場所,衣櫃裡面其實 溼度是很高的。開始發霉的時候,玻璃上看來好像有細細的絲狀,漸漸擴散,如左圖 A、C;發霉嚴重時整個鏡頭都是霉絲,如左圖 E。

如果沒有鍍膜的老鏡不大會發霉,即使發了霉也容易清理。鏡頭的鍍膜是一些金屬氧化物或是鹵化物,當然現代鏡頭鍍膜的配方複雜,有些機密我們也無法清 楚了解,不管是什麼成份,反正是一些化學物質,而霉菌附著之後就會吃掉這些化學物質,不嚴重的時候可以將霉菌清掉,不會留下明顯的痕跡,但是有經驗的人還 是看得出來。發霉嚴重的時候,有時會把鍍膜吃光,也就是說清理掉霉菌之後,會發現發霉的地方鍍膜都不見了,像左圖 D 就是鍍膜都不見了。有時即使鍍膜還在但是已經變質,如左圖 B,如果鍍膜看來黃黃的那樣,基本上那塊地方的鍍膜已經沒救了。

不要以為發霉清掉就好,因為發霉處的菌絲會吸附空氣中的水氣等等物質,最嚴重的時候,霉菌與空氣中各種化學物質以及灰塵混合作用之下,會在鏡片表面 形成一層硬硬的、霧霧的,類似沈澱礦物質的東西,如左圖 F,這種情形鏡片就報銷了。這種霧化能否清理要看運氣,如果很薄的話,用牙膏磨一下也許就磨掉了,但是鍍膜大概都毀了,嚴重的時候,即使用牙膏磨掉了,但 是鏡面上可能也會留下一些磨痕,這樣的鏡頭大概只能留著拆零件。

要預防發霉就是要保持乾燥,現在的電子式乾燥箱很便宜,最小的一千多元就可以買到,調整在相對溼度 45-55 之間就好。至於已經發病的怎麼辦,如果只有一兩個小點,可以先不管,拍逆光時可能會產生一些耀光而已,但是要放到乾燥箱中,不要讓霉菌繼續生長,如果已經 有絲狀,那就洗吧,自己練功自己洗,如果沒膽子就花錢吧。如果是已經有沈澱物的那種霧化情形,就大膽的給他拆下去吧。

發了霉要早處理比較好,因為霉菌會分泌一些化學物質,會與鍍膜作用,即使放在乾燥箱裡面,黴菌並沒有死亡,那些分泌出來的化學物質也仍然在裡面,還 會繼續腐蝕鍍膜。一般說發霉不嚴重無須處理,那只是由荷包的角度出發的,由保養的觀念看應該要馬上處理。


脫膠

脫膠也是很常見的鏡頭毛病,幾十年前因為鏡片與空氣的接觸面會造成反光,所以會儘量將鏡片黏合以便減少空氣-玻璃的接觸面,近年也會因光學 設計的關係,繼續使用一些黏合型鏡片,但是這些黏合型的鏡片常常會發生黏合膠變質,或是脫膠,脫膠輕微時,仔細看會有一些很細小的點狀痕跡,不仔細用放大 鏡看,有時會以為是發霉,如左圖 A,此時逆光會發生反差降低。藍色框中放大看,仔細看會發現有許多小點,如左圖 B,如果 B 的藍色框中再用放大鏡看就變成很多明顯的小白點,如左圖 C。更嚴重一點白點就會變大,變的明顯,有時會看起來像汽水。有時黏合膠會變質,變成整片白白霧霧的。

不管怎樣,脫膠或是黏合膠變質都很麻煩,因為醫治的方法是將鏡片分開,再重新黏合,但是筆者自己也沒有這個功力。三十年前是說要將鏡片泡在溶劑裡 面,再用阿拉伯膠(一種樹脂)黏合。以前用舊的變質的小天文望遠鏡片試過,可以用丙酮溶開,但是黏合的時候很難,還是留了一堆氣泡。即使可以黏合,但是鏡 片間距離可能無法與原來相同,對畫質難免會造成不良影響。

脫膠的問題很難避免,有時與原來的材料品質有關,存放條件只要不受熱應該還好,像筆者的鏡頭存放條件都一樣,但是就是有一兩隻鏡頭變質了。


這是另一種典型的脫膠,黏合的鏡片脫膠後會出現兩個沒有鍍膜的面,因此脫膠的部份會產生強烈反光,透光率也因而降低,由左圖中可以看到脫膠 的部份比較暗,表示穿透的光線減少,而右圖中則可以看到脫膠的部位與其他有鍍膜的面相比,反光強烈許多。

比較有趣的是,似乎三、四十年前的老鏡頭脫膠時比較常看到這種情形,而近一二十年的鏡頭脫膠則是氣泡狀的脫膠。此種面狀脫膠,其實還可以拍,只是透 光率會有些不均勻,但是解析度影響不大。有隻 Leica 135/2.8,雖然脫膠,但是解析度還是勝出,不像一些近代鏡一脫膠就是一堆點狀像氣泡的東西,拍起來霧霧的。


鏡片變質

有些老鏡片玻璃使用了一些特殊化學元素,久了會變黃,這是變質的一種,此種問題似乎無法預防,但是在數位相機上,有時因為自動白平衡的關係,可能根 本看不出來鏡片變黃。

另外反射鏡因為有些面是鍍了薄薄一層金屬,久了會氧化,左圖是一隻 Sigma 400/5.6 的反射鏡氧化的狀況,因為反射面很大,所以局部有些氧化,拍出來暫時還沒有明顯影響。反射面的金屬氧化,理論上可以拆出來清洗重新鍍,但是那樣很麻煩,也 要不少錢,不如買新的算了。

另外一種變質是鍍膜變質,鍍膜有時即使沒有發霉也會與空氣中的化學物質作用而變質,這與材質有關,一般副廠鏡變質的機會比原廠鏡大,一分錢一分貨, 至少筆者自己的經驗是這樣。這種變質有時看起來與發霉造成的變質很難分別,不過如果從來沒有發過霉,但是鏡片霧掉了,多半是鍍膜變質,不過不管什麼原因, 鍍膜一變質,大概鏡頭就沒什麼價值了。

如果是輕微的鏡片變質,不管是因為發霉造成還是什麼原因造成,甚至是鏡片敲到了,敲了一個點;反射鏡氧化掉了,反正是點狀的變質問題,都可以用一個 絕招,就是把變質處用黑色簽字筆點掉,天文望遠鏡也是一樣,這樣至少不會在逆光時造成耀光。不過如果壞掉的地方太大就不必了,總不能把鏡片的 1/4-1/5 都塗黑吧。


鍍膜磨損

鍍膜磨損也是常見的問題,不過這是不愛惜鏡頭的人才會發生的事情。一般而言,愛惜鏡頭的人多半會在鏡頭前面加個 skylight 或是 UV 之類的保護鏡,但是有些人又說那樣會影響色彩;不過我是覺得除了拍正片,我實在不很相信那些影響用肉眼看得出來,即使用正片恐怕影響也有限。其實也很簡 單,自己拍拍看有沒有影響,不滿意就不要用。

加了保護鏡是可以保護鏡片,保護鏡擦壞了就換一片,不會太貴。但是鏡頭前鏡片擦出痕來(像左圖)就很難醫治。雖然大致看來沒問題,可是用微距鏡配合 燈光的反光還是可以看到許多細紋,這樣的細紋其實對拍照的影響真的很有限,也許逆光的情形看得出來,但是那樣的機會很小。磨出細紋其實對心裡影響的層面可 能比較大。

要預防鏡片鍍膜的刮傷當然是儘量使用保護鏡,此外不管有沒有保護鏡,除非是記者上山下海,否則有些地方有些噴漆、灰塵很大的地方等等,儘量不要去拍 吧。真的要擦的時候也要注意,不要太用力,應該先用吹氣球將灰塵吹掉,再用拭鏡紙輕輕擦,確定沒有灰塵才能比較用點力道。


光圈失效

這是一隻 Zeiss 鏡頭,這是光圈機構,有許多零件,如果有螺絲或彈簧等其他零件鬆脫,光圈當然就不能正常運作,或者會有誤差。


這是另一隻 Zeiss 鏡,光圈組件中有一根彈簧(紅線旁),如果用久銹蝕了,可能會斷裂,如果彈簧斷裂,當然也無法正常運作。一般而言鏡頭中控制光圈的彈簧至少有兩個,一個是 要縮起來,另一個是要將光圈保持在最大光圈以便對焦,但是如果是那種很老的全手動光圈鏡頭就沒有彈簧的煩惱。


這是一隻廣角鏡,裡面的光圈鬆了,脫離了原來的位置。後來拆開撥弄了一下使他歸位就好了。這種情形常常是受到撞擊導致。


當然如果光圈葉進了油也會導致收放遲滯,因為光圈葉很薄,油一進去就會將光圈葉黏住,不易開闔,甚至無法動作。此時只要拆開清洗即可。像左 圖就是油將光圈葉黏住,但是此鏡為手動鏡,在實際使用時並沒有問題,只是有些反光會造成耀光。

鏡頭應該避免受熱,受熱會造成黃油滲漏,所以鏡頭不要放在車裡面晒太陽。


對焦過緊

左圖是對焦機構中的複螺紋結構,如果鏡頭遭到撞擊,會導致零件變形,當然也就無法轉動,此外複螺紋中有許多黃油,有些品質不佳或是長期受熱 等等,黃油有時會結成硬塊,有時有灰塵沙粒進到這些複螺紋中也會卡死。有些鏡頭的對焦鬆緊度是可以調整的,如果過緊也可能是調鬆緊的機構偏移。

對焦過緊一般都需要拆開清理、校正或調整,如果撞擊變形,有時很難校正回來。對焦過緊時就不要再去用暴力扭轉,有時越轉越緊就毀了也不一定,如果有 沙子的話千萬不要去轉它,轉過度會將螺紋磨損,磨鬆了就無法修理了。對焦環太緊也不宜上油,因為對焦環機構藏在裡面,上黃油根本碰不到,液體的油固然可以 上進去,但是容易造成滲油,當油滲到光圈葉的話,那就麻煩了,因為鏡頭的光圈葉一般都在最核心的地方,要拆光圈葉來清理的話,一般都幾乎要全部拆開。而有 些鏡頭的光圈葉控制機構是調好後就固定住了,要拆可能還要整個泡在溶劑裡面,非常的麻煩。


漏油

像左途中右邊的框中,黃油滲漏出來,有時一點點滲漏並沒有關係,但是如果漏到其他不該有油的零件中就很麻煩,漏油只能拆開擦洗。

一般漏油都是油的品質不良或是受熱使油融化,手上有許多原廠鏡,用了快 35 年,可是沒有一隻漏油,而副廠鏡則有好幾隻都有滲油現象。

有人說黃油受熱會融化,而太乾燥則會使黃油乾掉,筆者不認為這是對的,黃油沸點很高,一般空氣再乾燥也不應該會揮發,一般黃油會變乾多半是受熱使其 中較低沸點的物質揮發掉,即使單純的低沸點物質揮發也不會失去潤滑作用,蠟的沸點比黃油高,但是仍然很潤滑,失去潤滑作用的黃油多半變質的比較多,而不單 純是揮發的問題,相機中小零件用的較低沸點的潤滑油比較可能揮發乾燥。


無限遠無法對焦

對焦機構一般都會有固定螺絲,一點點鬆脫時會造成轉動對焦環卻無法調焦,輕微時會時好時壞,左圖是 Pentax 的標準鏡,有三隻調焦螺絲,如果很鬆的時候會無法調焦。一般這種地方很少鬆脫,因為原廠在出廠時幾乎都會用膠把螺絲固定一下。有些朋友是鏡頭送修之後發 病,那表示可能是師傅沒鎖緊,甚至是忘了鎖緊。

並不是每隻鏡頭都有無限遠的調整機構,有些老鏡根本是調好之後就用螺絲或其他的方式固定死了,此種鏡頭不會用一用就發生無限遠無法調焦,但是也可能 固定的機構鬆脫,此類鏡頭在維修時只要移動了無限遠位置,就很不好裝回,要花很多時間。另外有些變焦鏡的無限遠位置則只是靠調整最前方的鏡片組來調整,所 以有時變焦鏡萬一無法調到無限遠,可以看看是否最前方的鏡片固定環鬆脫。


鏡頭髒污與鍍膜傷害

鏡頭另一種常見問題是髒污,髒污的來源可能為環境,但是最常見的是自己的手,手指上都會分泌油脂,碰到鏡頭就是一個痕跡,像左圖A是指紋, 如果是保護鏡,可以用乾淨的衛生紙加一點【呼吸的溼氣】,也就是對著鏡片哈一口氣,會有些凝結水氣比較容易擦掉,但這當然是非正規的擦法,不是很嚴重最好 還是等回家再處理。

有朋友問鏡片刮傷與髒痕如何分辦,有時不好分辨,但是大部分的情形是髒污大致是整片的,但是鍍膜的刮傷常常是看起來有細絲狀,但是細絲以外的地方反 光是光亮的。

在條件許可時還是應該使用擦鏡頭的專用藥水,用長纖維的拭淨紙來擦拭,比較正規的擦法是由中央環狀向外擦,拭淨紙擦過就不要重複使用,理論上最好不 要用溶劑,這是比較正規的說法。不過筆者自己用什麼擦呢?報告各位,本人從來是用去漬油、酒精、鏡頭水等等手邊有什麼用什麼,有時懶惰就用衛生紙沾著這些 溶劑來擦,有油脂就用去漬油效果最好,水溶性的污物我就用鏡頭水或是酒精,發霉則用酒精擦完再用去漬油,不過從來也沒有哪隻鏡頭這樣擦壞的,從三十年前玩 的天文望遠鏡頭、舊貨攤買的舊鏡頭等等到現在都一樣。不過您如果學我這樣擦,擦壞了不負責。

現在的鏡片有一點要注意,目前有些非球面鏡是用塑膠鏡片,有人說是用 polycarbonate,也就是 PC 材質,塑膠鏡片再怎樣還是沒有玻璃硬,比較怕刮傷,所以一般最外面的鏡片大概不會是塑膠鏡片,但是自己擦鏡頭,最好到網站上查查資料,看哪一片是非球面 鏡,那片通常是塑膠的,擦得時候絕對要小心,不要刮傷。不要以為只有拋棄式相機用塑膠鏡片,小數位機、單眼機等等都可能使用塑膠鏡頭,現在的鑄模技術已經 很好,可以製造出至少用肉眼很難分辨的鏡片,也可以在塑膠鏡片上鍍膜。


落水

相機落水要看掉到哪種水中,【先關電源】,如果是乾淨水,可以先將水甩乾,再用不超過 50℃ 的溫度烘乾,如果是電子機,有時很難醫,除非馬上拆開醫治。因為電子機裡面有許多軟性的電路板,而且往往有好幾層疊在一起,疊在一起的地方很難用烘乾的方 法來解決,因為吸附在兩層之間的水分很難去除,當然隔很久也是會乾,但是附近的電路板會腐蝕。如果無法在落水後立刻醫治,有人是說要先放在水裡泡起來,等 能處理在拿出來處理。這不是沒有道理的,可以做個實驗,泡一根釘子在杯子裡,隔一陣子看是水面容易銹還是水中的容易銹?當然是水面容易銹,所以有人說無法 馬上處理最好還是泡起來。筆者是認為可以泡起來,但是最好泡開水,因為開水中的溶氧比較少。無論如何落水機就要有死馬當活馬醫的心裡準備,要醫最好整個解 剖來烘乾比較好,相機中密密麻麻的零件有許多縫隙以及轉軸,還有交疊光圈、快門葉片,不拆開很難烘乾,萬一沒烘乾就開電源,可能一短路就真的毀了。

至於鏡頭如果水進到鏡片間隙,就必須整個拆開擦洗了,如果沒有電路,一般鏡片大概都可以醫治,手上有一隻落海水機,被人不當處理放在烤箱裡烤,機身 全毀,鏡頭鋁合金部份有些腐蝕,但是清理後鏡頭塑膠部份壞了,但是功能還是完好的,鏡片也完美。

如果是掉到髒水、海水,馬上找乾淨水泡起來,而且最好換水好幾次把裡面的海水或髒水洗出來,其他就與乾淨水類似了。

反正落水的話,機械機醫好的希望比較大,電子機的話就很難說了。所以還是小心點吧,落水對相機來說是非常大的傷害。至於有些人說如果剛掉到水裡,趕 快拿起來甩一下水,烘一烘就好;當然運氣好進的水不多也許沒問題,但是【趕快拿起來】要多趕快?恐怕很難定義,恐怕看運氣比較貼切。

鏡片清洗的問題

常有影友討論鏡片清洗的問題,認為洗過的鏡片會光軸不準,或者是鍍膜被洗掉。這兩個問題有時確實是問題,但是大部分的情形下並不會發生。

先談光軸的問題,一般而言絕大部份的鏡片拆過重裝時光軸並不會不正,如果您拆裝過鏡片就知道,鏡片裝回去要不正也很難,能裝到鏡片不正的話實在技術 太差,除非是不小心沒有裝到定位。但是有些情形真的會光軸不正,例如某個牌子的老東德鏡頭,最後一片鏡子竟然靠三隻螺絲去固定並調整中心點,這種鏡沒有儀 器真的會光軸不準,但是我用目測裝回去其實也看不出畫面有何差異。但是如果拆的時候沒有注意正反面,裝回時裝錯面就真的會有問題,可是這樣往往也會導致焦 點偏移,甚至無法對焦,如果裝反了鏡片還無法看出問題的機會實在不大。

有一種情形會影響畫質,就是鏡片研磨時不夠平均,不同的角度位置弧面曲度有差異,因此某個鏡片轉了角度就不在是最佳組合角度,不過現代的鏡頭應該不 至於有這樣的問題,而且沒有儀器量測可能也很難看出問題。但早期的天文折光鏡確實是有這樣的要求,在兩片鏡片的邊緣會有記號,裝配時要將記號對正才有最佳 效果。

至於清洗時將鍍膜洗掉的問題要從幾個方向來談,一個是鍍膜品質,一個是發霉問題。基本上鍍膜品質夠好的話,並不會因為清洗而脫落,但現在許多廉價的 保護鏡確實會因擦洗就將鍍膜給擦掉。不過即使鍍膜不會被擦掉,但是清洗時不注意的話卻會在鍍膜上產生一些細小的刮痕,所以沒有發霉就儘量不要去擦洗。

鍍膜的損毀除了被沙子刮壞以外,發霉是主要的兇手。許多人說發霉清洗會將鍍膜洗掉,我還是要強調,鍍膜掉了不是因為【清洗】而是因為被霉菌吃掉了。 發霉清洗後有沒有痕跡其實與技術的關係不大,是要看霉菌長了多久,有沒有把鍍膜吃掉,如果吃掉了,技術再好也補不回來,除非重新鍍膜。如果發霉時間很短, 還沒有侵蝕鍍膜,那技術再不好,也不至於把鍍膜洗掉,只要用的藥劑對,不要去用強酸強鹼,其實很難把鍍膜洗掉;但是廉價爛鏡則不一定,一般的原廠鏡要把鍍 膜洗掉還不容易。我有一隻鏡鍍膜變質,用粗蠟打了很久,變質也沒磨掉,沒變質的地方鍍膜也還在,想想看粗蠟都打不掉,用拭鏡紙沾溶劑清洗會掉嗎?
事實上我沒有碰過發霉而將鍍膜洗掉的,只有被霉菌吃掉的。洗的不好只會有一些細細的擦痕,並不會將鍍膜磨掉。

D.T. Tang 製作 http://www.bigeye.url.tw/big5/d_fix.htm

鏡頭油、橡膠老化與防潮箱

事情大概是這樣的:
有一個新買了防潮箱的人跑來 photo 板爬文看防潮箱濕度該設成多少,
結果發現板上有些文章說「濕度太低對鏡頭不好」,於是就發文確認之,
到底是「該不濕就好」還是「也不能太乾」,哪一個?

結果有人在推文回了:太乾的話「塑膠會劣化、鏡頭油會乾掉」

咳,最常見的器材保養謬誤之一出現了。



在這邊我要鄭重呼籲,請不要再以訛傳訛了。
鏡頭油是不太可能會「乾掉」的。

讓我們回想一下,什麼是揮發?
請各位回去翻一下物理或化學課本,
揮發是指物質蒸發或昇華的現象,
由液態變為氣態稱作蒸發;由固態變為氣態稱為昇華。
而大部分的鏡頭潤滑油是很接近固態的液態物,
所以下面僅討論蒸發。

蒸發是一種表面現象,要在表面的分子在具有足夠動能的狀況下,
往外移動並且能夠掙脫液體的聚合力才有可能發生。
而分子的動能是依 Boltzmann 分佈按當時的溫度決定的。
所以在一般狀況(常溫常壓)下,
能夠被觀察到有顯著揮發現象的物質多是沸點低、流動性高的物質。

而我們所使用的潤滑油大多是高分子的礦物油或合成油,
黏性高、沸點也高、分子間作用力大。
所以在一般狀況(常溫常壓)下,能夠變為氣態的分子少之又少。

試想:如果油放著不動會乾掉的話,
那乾燥地區(例如北美這種相對濕度可能不到 10%,會發生森林大火的地方)
的汽車機油是不是會碰到乾掉所以不夠的狀況?
廚房的沙拉油放著是不是也會不見?

(按:上面這段其實講的不太對,因為「油水不互溶」,所以蒸氣壓並不會互相影響...
就像如果在一個定體積、變壓的系統中,已經有飽和水汽在空氣中了,
現在在系統內再放上一桶汽油,汽油就不會揮發嗎?當然是會的...
但是因為我們實際碰到的狀況都不會是封閉系統,也不會有任何一種物質的蒸汽壓是飽和的,
所以下面就不考慮這個問題。)

但是請想想,這很符合實際生活經驗嗎?
汽車機油要定期檢查不是因為「乾掉了不夠」,
而是怕「漏掉了不夠」,或者是「髒了潤滑效果不好」。

當然汽車機油的體積大很多,但是相對來說黏稠度也低很多,
沒開的汽車放了「幾年」機油可能都滿滿,完全觀察不到有減少的現象。
而且,如果有減少,技師通常也會從「是不是有漏」開始檢查。

一般之所以會有「油放久了會乾掉」的錯誤印象,乃是因為有灰塵跑進去了。
事實上油是因為「髒了」所以潤滑的效果下降而不是乾掉,
但是反而給人一種「乾掉」的錯覺。

或者是因為散開變成過薄的一層油膜,加上有灰塵附著導致人感覺不太到油膜的存在。



至於「鏡頭放在車子上曬久了鏡頭油會乾掉」這回事,也一樣是謬誤。

鏡頭放在車裡溫度頂多升高到 60C 左右,
這個溫度跟 25C 比起來上升的「並不多」,
雖然溫度高,分子動能就高,揮發速度會上升,
但是對黏稠度如此高的潤滑油脂來說,
這個差異並不足以讓原本完全不顯著的揮發現象一下子就變得顯著。

但是鏡頭放在車子裡面久了的確會出現「卡住」的現象,這又是為什麼呢?

這主要是因為,當溫度上升時,鏡頭裡面潤滑油的流動性上升,
潤滑油本來靠著較大的黏性附著在它「該在的位置」,
但是在流動性上升之後,受到地心引力的影響,就流到別的地方去了,
導致原本該潤滑的地方潤滑減少,自然會覺得「卡卡」的。



另外關於橡膠老化的部分這個描述也有問題。

基本上我們知道橡膠是 isoprene(2-methyl-1,3-butadiene) 構成的聚合物,
聚合物的「老化」大多是指聚合失效,單體裂解出來這件事。

所以一般來說,引起橡膠老化的因素會是什麼?

乾燥?

無水會破壞單體間的鍵結嗎?
很明顯不會。

那我們一般碰到的橡膠為什麼會老化?是什麼東西讓他老化?

翻翻有機化學課本就可以知道,
空氣中充足的氧正是破壞鍵結的元兇之一。
還有其他的自由基、臭氧,物理性的光和熱也會破壞聚合物的鍵結。

當然重複來回的應力作用也會使橡膠鍵結斷裂,
不過基本上鏡頭上的橡膠受應力不大,影響較小。

那水分呢?

原則上,在有氧的狀況下,水的存在會使橡膠中某些親水基溶解,
分子結構出現縫隙,加速裂解。

這就是為什麼在台灣的橡膠皮常常放久了表面會「黏黏的」,
但是同樣的東西放在乾燥的地區,如北美洲,卻不會有事。
這正是橡膠單體從聚合物中裂解出來的徵狀。

至於很多電子產品表面的顏料塗佈,
往往也會有上述「放久了表面劣化」的現象,
這正是因為這些皮革漆產品的漆底成分也是高分子聚合物的關係,
顏料是嵌在這些高分子聚合物中間,靠著這些高分子聚合物附著在物體上,
而非直接附著在物體上的。

所以一旦漆底的高分子聚合物鍵結斷裂、裂解成單體,
就會跟橡膠老化一般表面黏黏的,只能除掉重佈。



所以就相機鏡頭的一般儲藏來說,
防潮箱濕度的確只要設定在 50% 以下就好。
相對濕度 50% 以下就可以相當有效遏止霉菌的生長,
設定在 40~50% 就足以保護鏡頭不受大多數霉菌的侵害。

http://origin2.pixnet.net/blog/post/3393114

唉,公司無端端cut人SH

好地地原本有得放兩日之後再放星期6,點知比人CUT左!!!

4.07.2010

相機防潮備用資料


地處亞熱帶天氣的香港,春天潮濕有霧、夏天炎熱潮濕,每到這些季節都是一眾攝影人要為自己心愛相機煩惱的時候,不管你的 相機是否經常使用,一個錯誤的保存方法,足以令你的相機鏡頭及配件成為霉菌的藏身之所,一部數千元的相機,萬多元的防手震鏡頭就這樣即時和大家說再見,就 算能夠維修,都不能回復當年風采吧。想知道怎樣才是最有效防止相機鏡頭發霉的方法?看看今次 DC Fever 為你送上的「相機防潮全攻略」你便會一清二楚。

基本相機保存環境

很多玩相機的朋友都有一個共同的習慣,相 機永遠放進相機袋或皮套中,其實這樣只會把濕氣包住,令相機更易發霉。那麼放在抽屜可以嗎?一樣不可,因為抽屜一樣會把潮濕的空氣困住,同樣令相機輕易發 霉。其實只要將相機放在通風、陰涼的位置,總比長期放在皮套、抽屜等環境更佳。

由於相機鏡頭內有很多電子零件及機械部件,因此最適合存放 相機的環境大概在 相對濕度 45-55 度之間,這個濕度環境不會破壞電子零件之餘又不會把機械部件內的潤滑油抽乾,如果你使用的是SLR 或 D-SLR ,手把位置多數設有防滑手膠邊或皮邊,如果濕度太低都會很易令它脆裂。

最佳相機防潮環境

說到 相機的最佳防潮環境當然是防潮箱,防潮箱分別有密封式防潮膠箱及電子式防潮箱兩種,防潮膠箱價格雖然較為便宜,但就需要定時更換防潮劑,而防潮劑種類繁 多,選擇時亦要小心留意。使用電子防潮箱可以用一勞永逸來形容,你需要做的就是購買防潮箱回家、調校濕度計,它就會自動為你恆定箱內濕度,無需作更換防潮 劑步驟,完全適合把握分秒的香港人。

使用防潮膠箱時,切記不要使用「樟腦丸」,因它散發出的氣體含有毒物質,會損害鏡片鍍膜及菲林底片。 「藍色防潮珠」是攝影發燒友最常用的防潮工具,加上它的售價便宜及可循環再用,完全是防潮膠箱的最佳拍當,最重要的是它以 Silica Gel 矽膠製造,不會排出有毒、腐蝕性氣體,用作相機防潮工具就絕對適合不過。「吸濕器及?哩吸濕器」亦是不錯的選擇,而使用普通吸濕器時要小心盒內的水份洩漏 出來,因為這些水份含有酸性的氯化鈣,嚴重損害相機及鏡頭。

選 購防潮膠箱時,它的密封性是非常重要,密氣膠邊設計有效防止濕氣進入防潮箱內。 有 些防潮膠箱已預留空間讓我們放入防潮劑。

電子防潮箱利用濕度計配合電子除濕器或記憶合金除濕器來達至恆定濕度環境,某些電子防潮箱提供濕度計的同時還有溫度計,讓我們更了解箱內的實際環 境。如果你是SLR 或 D-SLR 的用家而且資金充裕的話,電子防潮箱絕對是最適合擺放 SLR 相機及鏡頭的環境,電子防潮箱內的間隔設計都方便我們整齊放置多部相機及鏡頭等配件,雖然它的價格比膠箱略高一點,但是長遠計算的話,電子防潮箱會為你省 下很多更換及購買防潮劑的時間和金錢。
 

電 子防潮箱多數設有濕度及溫度計,讓我們更了解箱內的環境。 電 子防潮箱內的濕度控制器,可讓我們隨意調整箱內的濕度。
電 子防潮箱的濕氣就是靠背面這塊櫃冷板蒸發開去。 大 多數電子防潮箱都設有防盜鎖。

 

電子防潮箱及防潮膠箱整體比較
  電子防潮箱 防潮膠箱
濕度控制穩定性 極穩定 需定期觀察箱內濕度
濕度控制方法 電子
(永久性、不必更換)
化學抽濕劑
(需定期更換)
耐用程度 較耐用
(多是金屬 + 玻璃門組合)
一般
(塑膠)
方便程度 最方便 需定時更換抽濕劑
體積 提供不同體積 提供不同體積
價格 約 $700 - $1500 約 $350 - $500

 

防潮箱使用注意事項
防潮膠箱 電子防潮箱
  • 應選擇防潮珠或?哩狀抽濕劑,可減去因抽濕劑漏水令相機損壞的機會。
  • 不要使用樟腦丸,因它散發出來的氣體會損壞鏡頭鍍膜。
  • 抽濕劑需要定期更換。
  • 留意電子防潮箱內的濕度是否適合存放相機。
  • 應注意電子防潮箱的供電是否正常。
  • 應注意防潮箱的門是否緊密關上。
  • 留意電子防潮箱內的濕度是否適合存放相機。
  • 應注意電子防潮箱的供電是否正常。
  • 應注意防潮箱的門是否緊密關上。

霉菌生長知多少

其實要有兩個必需因素霉菌才會極速生長,想更全面了解霉菌如何生長?看一看以下資料便一清二楚。

濕 度:大多數的霉菌在相對濕度大於 60 % 時就會即時滋生,而相對濕度大於 65 % 時,霉菌生長就會加快;當相對濕度大於 80 – 95 % 時就是霉菌極活躍的濕度環境。

溫度:在攝氏 8 度的環境下,霉菌就能生長。當環境溫度在 10 度以上及65 % 的相對濕度的時候,霉菌就有能力侵蝕其滋生的材料;若環境溫提升至攝氏 20–35 度,而相對濕度亦達到 75–95% 的時候,霉菌就會爆發性地生長。

不同物件應放置不同濕度的環境
相對濕度 適合物件
55-60% 古董、紙幣、傳真紙
45-55% 相機、鏡頭、濾鏡、電腦用品、幻燈片、影帶、CD ROM、PDA、麥克風

後記

防潮箱對很多用家來說並不是一件相機必需的配件,若你有機會長達 1–2 個月也不會開著它使用,又沒有一個可靠的防潮箱,那麼你就要更加小心地打理它。其實防潮箱這玩意豐儉由人,膠箱及防潮劑在第一次購買時真的很便宜,可惜需 要定時花時間在購買及更換防潮劑;而電子防潮箱雖然價格較高,但是以它的整體用料及防潮穩定性,的確比前者有更大及長遠的效益,尤其是身旁已有一機四五支 鏡頭的 D-SLR 玩家,防潮這一環更加不容忽然,當你發現相機及鏡頭發霉的時候才後悔實在太遲。

文、攝:www.dcfever.com

晚上7點



無聊影下水





4.04.2010